|
2018年植物提取物行業競爭現狀与趋势分析 准入门槛将提升 二維碼
157
发表时间:2018-09-18 15:03 ![]() 植物提取物行業競爭現狀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對“回歸自然”、“綠色消費”認可度的提升,天然保健産品在全球受到推崇,傳統藥物也受到特別的關注和認可。而作爲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植物藥産品的主要原料,植物提取物已成爲天然醫藥保健品市場的明星,在全球市場上均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61家;實現銷售收入201.67億元,同比增長18.35%;實現産品銷售利潤34.16億元,同比增長30.30%;實現利潤總額21.09億元,同比增長28.09%。 圖表1:2015-2016年植物提取物行業經營效益分析(單位:家,萬元,%)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整理 經過多年的長足發展,我國的植物提取物産業無論生産技術還是産品質檢手段均已達到國際市場要求。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5年,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規模呈現逐年增長態勢。2016年,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規模有所收縮,同比下滑10.93%,出口額達19.3億美元。 圖表2:2010-2017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額變化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整理 不過,從上述數據可知,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屬于新興行業,大部分企業投資規模不大。據前瞻産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産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統計,87%企業規模在500萬以下,技術和管理水平較低。 圖表3:中國植物提取物市場競爭格局(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來說,行業內的企業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天然色素企業、保健食品企業、植物油精煉企業、生物工程公司以及科研機構等。行業內的企業普遍年輕,近70%的企業是從2001年以後開始從事植物提取物業務,近50%企業的植物提取物業務占企業整體業務比例均在80%以上。 但隨著一批管理和經營不善的企業被淘汰出局,植物提取物行業集中度有所增加,出現了一批能夠直接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企業。這些優勢企業普遍具備如下共性:提取技術、質量、産量方面處于領先水平,並具備多種産品的加工能力;建立了自己的原材料基地,可以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實現了從原材料到成品的一體化;國際市場上有固定的客戶群體,具備了一定知名度;具備較強研發實力。 圖表4:中國植物提取物市場主要生産企業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整理 地域方面,陝西、湖南和四川是我國植物提取物三大主産區,這三省植物提取産業起步早,藥用植物資源相對豐富,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江浙粵地區和河南地區的植物提取物近幾年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植物提取物競爭趨勢 在國際競爭方面,國際市場將不斷擡高植物提取物供應商的准入門檻。美國將針對膳食補充劑做進一步的規範和管理,出台膳食補充劑GMP管理規範,該規範對植物提取物供貨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大環境下,相關企業只有以規範爲基礎,踏踏實實地做好産品的研發、生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國內市場方面,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中,合資企業占有較大比例,本土企業的競爭對手是規模、技術、資金實力都非常強大的跨國公司。同時,世界各國紛紛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層出不窮,中國企業的低成本競爭已經不再占優,競爭優勢已向依靠技術進步和品牌運營轉變,科技創新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和服務,將是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手段。 總的來說,植物提取物作爲剛性需求的産品,世界很多國家,包括主要經濟體,對其需求旺盛,再加之中國潛力巨大的保健品市場的開放,植物提取物市場內在驅動力非常強勁,在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同時拉動的情況下,植物提取物産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期。前瞻預計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狀態,到2023年行業規模突破341億元。國內企業需把握好發展機遇,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圖表5:2017-2022年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産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文章分類:
行業動態
|